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封建时代,皇帝位居九五之尊,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。为了巩固皇权,彰显威势,历代皇家都制定了繁多森严的等级制度,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成为禁脔,任何人不得染指。连皇帝的名字都神圣不可侵犯,朝野民间无论官员百姓,无论朝廷公文还是民间书信,一概不得提及,否则就是大不敬,是为“避讳”。比如唐朝名将李世勣,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,李世勣只得把名字中的“世”去掉,改叫李勣。
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。康熙皇帝名叫玄烨,清朝重修唐玄宗陵墓石碑时,只能把碑上的唐玄宗改成不伦不类的“唐元宗”。不仅人名要避讳,连动植物的名称也要避讳。同样是因为避康熙的名讳,中草药“玄胡”被改成元胡。因为避讳被强迫改名,还算是素的,有一种动物直接因为名字起得不好,惹得皇帝生气,险些遭遇灭顶之灾。
明朝《菽园杂记》记载了这样一件事。朱元璋创立大明后,定都南京。南京濒临长江,经常受到水患威胁,当时的防洪抗洪条件十分有限,使得应对长江水患成为朱元璋的一大心病。水患两大直接原因,一是暴雨引发江水暴涨,二是江堤不固。江边住的老渔民,经常见到一种动物“猪婆龙”,它们出没于江堤边,喜欢打洞为穴,就把它们当做破坏堤岸的罪魁祸首。现代科学证实这是一种误解,但当时的条件下就是如此认为的。
后来朝廷命人下来视察江防堤坝,了解堤坝被毁的原因。当地老百姓一盘算,“猪婆龙”的第一个字,与当今圣上的姓氏同音,生怕触犯忌讳,就没敢提及。为了应付一下,就把另一种江边水生动物“鼋”当做替罪羊,给报了上去。所谓的“鼋”,是淡水龟鳖类的一种,外形与菜市场常见的老鳖很像,但是体型和重量要大许多倍。
鼋,猛一看很多人不太熟悉,其实古典名著《西游记》中,这种动物曾经出过一次风头。唐僧师徒路过通天河,河深水阔,一头千年老鼋主动驮着他们过河,作为交换条件,它让唐僧问一下佛祖,它什么时候能够修成正果。谁知一向恭谨诚实的唐僧竟把这件事给抛之脑后。待到回来时再次路过通天河,老鼋得知唐僧失信,一怒之下把唐曾扔到水里,经书全部落水,结结实实坑了唐僧一次。
鼋本不善打洞挖穴,平常经常栖息在水底。结果此次无辜受难,被人们“乃嫁祸于鼋”。报上去以后,朱元璋一看,原来是鼋搞的鬼,对这种动物心生厌恶。又因为“鼋”字发音与元朝的“元”相同,朱元璋“益恶之”。于是立即下旨,命沿江官府动员渔民,大肆捕捉鼋。结果这种行动迟缓与世无争的动物倒了大霉,“江中鼋无大小,索捕殆尽。”
经过这样一番犁庭扫穴式的捕捉,江边原本十分常见、数量众多的鼋,一下子遭受毁灭性打击,几乎销声匿迹。直到如今,鼋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成了十分罕见的濒危物种,严禁非法捕猎,受到国家法令保护。因为给朱元璋避讳,把无辜的鼋当做替罪羊,甚至被大肆捕杀,封建时代皇权的严酷可见一斑。
关键词:
封建时代
可见一斑
不伦不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