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魏庄村党支部创新探索“胡同长制”管理模式,以党建为引领、支部为核心,党员与群众代表担任“胡同长”,搭建起一个全新的组织链条。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,带动全村人参与到村庄治理中来。
【资料图】
早就听说莱芜区羊里街道南魏庄村的“颜值”很高。5月15日,记者来到这个村庄时,在村头就领略到了。
一条条胡同蜿蜒连接起了各家各户,墙壁上画满了主题宣传画,在蓝天烈日的照耀下,无不彰显着新时代农村欣欣向荣的风貌。村头的墙壁上,贴着一张大展示牌,呈现着整个村居的地形图。村党支部委员许士强指着这块展板对记者说:“看,我们村划分了19条胡同,每条胡同都有各自的名字……”
“新气象”“新风尚”“友善”“孝老”……这些极具正能量的胡同名字,正是村民们跟“胡同长”们商量着起出来的。
胡同长带头每天清扫胡同。
19条胡同串起600余口人
“在俺村,50来岁都算年轻的了。”在村头的大槐树下,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对记者说。
与许多村庄一样,南魏庄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,682口人只剩下300多人常住在村里。他们中,以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为主。其中有不少家庭,只剩下老人留守。
远亲不如近邻,用这句话来形容南魏庄村特别贴切。村党支部书记卢超向记者介绍,村民们安居乐业,邻里关系很重要;村庄要想发展,村里人的凝聚力很重要。“说到底,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要靠党建来凝聚。”
基于村子的地形特点,从2021年起,南魏庄村党支部将村子划分了19条胡同,每条胡同由党员和群众代表来担任“胡同长”,负责协调整条胡同里大大小小的事务。以村党支部为中心,南魏庄村连接起了一条“蜈蚣形”的新脉络。在这条脉络上,每家每户都被串联了起来,随时被“胡同长”关注着。
给胡同起名字,大概是最先调动起大家积极性的新鲜事。很多老年人都不识字,但党员胡同长经常给大家读报念书,大家很快从只言片语中找到了他们喜欢的词语。有的承载着大家美好的期许:“新气象”“新风尚”,还有的突出胡同的特色优点:“孝老”“友善”……
记者注意到,每户人家的大门口都贴着一张小小的“家风卡片”。这是村党支部根据大家对这户人家的评价,分别定制的专属卡片,户户不重样。
南魏庄村的宣传长廊成了一抹亮色。
小事虽小,却饱含温情
“胡同长”能起到哪些作用?几位党员和群众代表的行动给了我们答案。
“那天俺娘突然犯了心脏病,我还在城里忙着工作,幸亏我们老书记及时发现了。”村民说的“老书记”,正是村里70多岁的党员许善海,他同时也是一位胡同长。
之前有两户紧挨着的人家曾经有多年的积怨,其中一户因翻盖房屋需要找另一户协商,却又抹不开面儿。许善海主动当起了“中间人”。在他的调解下,不仅房子
顺利盖好了,也化解了两家多年来的恩怨。
“老百姓之间,一点点小善就很打动人。”许善海说,他们胡同里,人人都以帮助别人为荣。燃气坏了帮忙联系人员上门维修,主动帮上了年纪的人干点重体力活儿……“胡同人家的感情建立起来就是这么容易。”
60多岁的群众代表许恒柏,一把年纪了却甘当胡同里的“跑腿员”,因为在他们的胡同里,他是最年轻的一位。每天替大家将胡同打扫干净,挨家串门看看大家的身体状况,问问有什么需要跑腿办理的事儿……许恒柏每天做的,用他的话来说都是”微不足道的小事“,但却让胡同里的老人们心里有了安全感。
“小事做得足够多、足够好,就会发生化学反应。”卢超这样形容。
人人以“做好事”为荣
在党员许善学的胡同里,还真就发生了“化学反应”——
今年春天,村里的麦田急需来自雪野水库的水来灌溉。可闸门打开了,水却迟迟没流过来。曾经参与过当年管道铺设的许善学判断可能是主管道堵住了。他带着一帮村民,沿着管道的走向一路寻找。在找到堵塞点后,由于管道狭窄,需要一位身材瘦小的人爬进去疏通。可管道内残存着积水,还暗藏着各种不确定性,爬进去确实需要勇气。
“我进去吧!我瘦!”一位中年妇女抢过手电筒。“不行不行,还是我来!”想到急等着灌溉的麦田,几位村民抢着要往管道里钻。
为了保证安全,大家决定轮流进去清淤。就靠着一根绳子、一个手电筒等简单工具,很快管道被疏通,全村的农田没耽误用水。
事后,这几个钻管道的村民都提到了许善学。在大家心目中,他才是真正以村为家的表率。“村里的事就是我们大家的事,有事谁都得出力才行。”
如今,为了进一步弘扬正气,南魏庄村学习先进村的经验,在村里开设了一个“积分超市”,胡同里的人家,每做一件好事,都能获得相应积分。积分积攒起来,可以在超市里兑换不同的商品。
每一位来超市兑换的人,都是为村庄发展、村民安居出力的人。
值班主任:高原
作者: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王飞
责任编辑:鞠月芹
关键词: